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11年1月1日,2011年7月23日即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实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省级经济开发区10.85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6月,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已达8平方公里,建成通车道路里程30公里,核心区实现“八通一平”目标。
一、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距凯里市50公里,距都匀市55公里,距省会贵阳市105公里。连接厦蓉高速(高铁)、沪昆高速(高铁)国家大动脉的余安高速丹寨站设在金钟经济开发区,使丹寨成为西南地区连接珠三角快速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镇,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和凯里、都匀半小时经济圈,有较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突出的流通聚集效应。
资源优势:因土壤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锌,而盛产优质硒锌米和茶叶,被誉为“中国硒米之乡”和“中国硒锌茶叶之乡”;有煤、铁、金、镁和石灰岩等10多种矿产资源,是贵州省“矿产资源有开发潜力县”;森林覆盖率达61%,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全国生态项目建设县;平均海拔900米左右,年均气温12.6~17.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中国西部避暑胜地”;全县人口17.2万人,青壮年劳动力达5.6万人,为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及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劳动力资源保障;开发区建在方圆50多平方公里的台地上,土地相对平整,土地资源丰厚,是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发展的最佳选择。
政策优势:丹寨县作为贵州省省长的工作联系点,对于进一步抢抓机遇,有利于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推进项目开发优势明显;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享受西部大开发和省级开发区应享受的政策;县委、县政府针对开发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招商引资政策,以更加优厚政策扶持园区发展;设立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对入驻园区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进行全方位“保姆式”跟踪服务。
二、建设现状
以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创新创智创造”的美丽新城为目标,着力推进老城区、开发区、扬武、长青四点组团发展。在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建设上,突出地方民族特色,打造“旅游+工业”的第四代产业园区。已建成园区道路30多公里,金钟大道、长兴大道与县城龙泉大道连通,形成了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5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已开通县城至开发区、扬武、长青公交车,方便群众出行;完成110KV双回路专线及35KV专线架设并投入使用;龙翔燃气向兴富祥、九鼎车辆、俊健实业等企业和改装的的士、营运车辆正常供气;通讯、广电网络信号实现园区全覆盖;日供水3万吨自来水厂已基本建成,日处理5000吨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完成场地平整约1万亩。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已实现“八通一平”目标。建成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套建成公租房1.9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此外,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中小学、医院、万达职院等配套项目及相关服务部门窗口正在紧张建设,其中金钟第一小学、县第二中学、县公安局、县司法局以及民营医院等已建成投入使用。
三、产业发展
自2011年成立以来,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着力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发展,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和大健康产业为主,电子应用及电子商务等大数据产业同步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兴富祥、欧泰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冶炼—铸造—机加—钣金—光机—装配—专用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大健康产业以茅台集团、俊建食品为龙头的特色食品加工业,以欣紫鸿、昌昊金煌为龙头的民族医药加工业,正在以迅猛的势头推动丹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数据产业正以宏天电子等电子应用和京东电子商务为龙头加快发展。
四、取得成绩
通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贵州黔东南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丹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充分肯定。
2012年12月:贵州省‘511’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示范园区
2013年4月:贵州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2013年12月:贵州省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7月再次通过省级复核)
2014年5月:贵州省“5个100工程”十大样板示范产业园区
2015年8月: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